本文转自新浪财经
项目名称:威 浪 达 科 技
行业标签:高端制造/波导天线
路演场次:上海天使会路演系列活动第16期
项目亮点:
-毫米波雷达领域的技术革新,带来性能、成本双重优势
- 核心技术壁垒高,产业链深度联动
- 获得与行业内全球名企的项目定点
12月26日下午,上海天使会路演系列活动第16期于线上成功举行,枫清科技、青石云和威浪达科技三家分别来自人工智能、软件和高端制造领域的创业项目亮相云端。
威浪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浪达科技”)成立于2023年11月6日,由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业项目领军人许文杰领衔,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外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高管理层。威浪达科技专注于新一代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设计与制造,致力于为汽车零部件行业、交通、工业、航空航天等行业客户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路演中,威浪达科技创始人许文杰就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的产品优势和公司发展布局与规划做了详细的阐述。威浪达科技天使投资方涌铧投资的执行董事顾彦君进行分享,介绍了针对威浪达科技的投资逻辑和企业未来发展空间。
01
塑料金属化天线:下一代毫米波雷达天线的技术革新产物
许文杰:
我们公司主要的产品是应用于毫米波雷达的3D塑料金属化波导天线,2019年被欧洲微波权威官网定义为革命化的新一代主流天线,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ADAS智能驾驶雷达系统。
对比上一代微带天线,波导天线具有性能和成本上的双重优势。性能方面,波导天线具有高增益、低损耗的特点,探测距离更远,且在分辨率、隔离度、阻抗带宽和散热性方面更胜一筹。此外,由于无需要高频板材,波导天线安装工艺更为简单,预期可使不同的产品成本降低5%到30%以上。
顾彦君:
毫米波雷达能为智能驾驶提供感知来源,但过往产品性能有限,探测距离、精度和分辨率不足,也是早期辅助驾驶上 AEB主动刹车能力受限的原因。随着消费者对智驾能力和安全的更高要求,毫米波雷达面临更高的性能挑战,需要在更高的行驶速度下准确分辨更远距离的道路状况,而波导天线的应用便是从射频信号的源头上提升毫米波雷达性能。事实上,波导天线的发展空间早已被认可,但将其在车规上形成低成本高效能组件的塑料金属化工艺一直是技术卡点。目前,威浪达科技是少数掌握此工艺的企业之一。
02
核心技术壁垒高,多重优势共建护城河
许文杰:
公司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多个维度。团队方面,核心成员都是汽车领域一线队伍出身,从设计、研发到加工生产,我们均能实现自主化。产品方面,我们生产的波导天线不同于以往金属的微带天线,实现了轻量化、高性能、低损耗、低成本的集成,从波导结构设计、特殊材料应用到独家镀层生产工艺,整个流程形成了技术壁垒。并且,我们已经申请了23项专利,为企业的护城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产业链方面,传统的毫米波雷达使用的微带天线高度依赖高频板材,而该材料几乎被罗杰斯和松下垄断。波导天线的出现能够优化产业链,帮助国内行业摆脱进口依赖。由于波导天线跟芯片紧密相关,我们和部分芯片厂已经达成了深度合作,实现了芯片接口的战略绑定。这不但能促进国内芯片企业的自主研发,增强产业链,而且也进一步加强了我们的技术壁垒。
03
深耕上游,积极布局产业链与产品开发
许文杰:
公司处于整个产业的上游位置,与加特兰、NXP和TI等芯片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为产业中游的国内外毫米波雷达企业定制化开发产品,客户包括博世、海拉弗吉亚、麦格纳,保隆科技等知名企业。此外,针对下游有成熟的雷达方案,且对供应链要求严格的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企业,我们直接为其定制天线。我们的目标客户并不仅限于国内,目前正在跟全球各大厂商谈合作和开发事宜,部分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过程中。除了车载作为核心业务外,交通雷达和军民融合应用(如地面卫通和无人机),也是我们的战略市场。
公司现有的产品主要是车载板块的波导天线,已经推出了预批量软无线产品,该产品与加特兰新一代芯片相配套,凡是使用国内芯片的主流雷达厂家,基本都已经获得电工版。同时,我们已经开发出第一代双层波导天线,应用涵盖前雷达、角雷达到4D成像雷达,并作为全球首发推出了唯一一款单层天线。此外,我们也在拓展商业航天市场的相关业务,目标产品为地面通信卫星接受天线板的天线总成组件。
在持续性研发方面,我们已经和成都电子科大达成联合项目意向,共同申报项目及理论学术的产业化落地方案,深入探讨集成异型的波导应用,如无人机,卫星通信接收站等。未来公司也将探索智能超表面技术,实现波束方向的可控性。
04
生产线逐步部署,市场潜力巨大
许文杰:
公司在南太湖新区布局了一个超3000平方的厂房,预计规划4条全自动化产线。目前已完成了一条生产线的搭建年产能可达500万套,四条产线全部到位全年产能最高可覆盖 3000万套各类波导产品。
虽然威浪达科技现在是国内的一家初创公司,但不论是业内口碑,还是从设计到制造的能力来说,我们都已经跻身于全球前三的行列。预计未来,我们将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比超过10%,在国内市场占比40%以上。从销售额来看,估计2025能达到2000万到4000万,随着车载毫米波雷达需求的激增,至2026年底将突破2亿人民币。
顾彦君:
我们对威浪达科技投资的逻辑基于三个方面。一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稀缺产能的行业地位;二是,公司已经逐渐在汽车或者车规级的项目上验证了量产能力,并获得了多个国际Tier 1认可;三是,无论是在汽车市场还是在未来商业卫星通信领域,其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